2018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美丽幸福故事:蒲塘村风韵贯古今 - 浙江马拉松官方网站 2018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美丽幸福故事:蒲塘村风韵贯古今 - zhejiangmalasong官方网站
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官方网站(5A级社会组织)

2018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美丽幸福故事:蒲塘村风韵贯古今

2018-03-23 01:47

古宅尚存、村民习武、绿道通达

蒲塘村,风韵贯古今

 

 

三面浅山坡环抱,一面清水塘环绕,金东区澧浦镇蒲塘村,所处之地当地人俗称“燕儿窝”。2018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,就穿蒲塘村而过,相信,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,定会给大家带来别样的风情!

 

民间将燕子誉为吉祥鸟,谁家有燕子筑窝谁家便有好运;燕子归来,又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。有着双重美好寄寓的蒲塘村,如今的乡村风情也时时透着“两面性”,亦古亦今,能文能武,有土有潮,让人流连其中。在2016年,蒲塘村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,古村落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。

这穿越千年,亦古亦今 

蒲塘村里,大部分村民姓王。先祖王彦超是五代末的名将,一直为王氏后人颂扬。《蒲塘凤林王氏宗谱》记载,王彦超率子孙迁居义乌,后世为避水患迁居金华栗山之阳(即蒲塘),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。

 

  村里的王氏宗祠,始建于明嘉靖丁亥年(1527年),从明至今历时近500年。1949年,这里被收作国家粮库,经过半世纪后归还。2005年,蒲塘30余名村民多方筹措资金,村民捐款捐物,投入50多万元修缮,在2008年完成了修缮。

 

 

村民介绍,王氏宗祠的建筑格局,非常有意思,是典型的徽派“四水归堂”格局,意思是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。大堂上,悬挂了“左丞”、“四世一品”、“礼部尚书”、“状元”、“叔侄登科”、“百岁老母”等匾额近50方,庄严肃穆,蔚为壮观。

 

 

  除了王氏宗祠,蒲塘村内依然保留着诸多古建筑和传统民居,素有“一祠一阁四寺四庙十堂楼”,除四寺四庙大部分已毁,其余大都尚存。村支书王深法介绍,目前全村保留的古建筑面积共有17956平方米。

 

行走蒲塘村,古建新居杂合,恍如穿越古今。村里的古建筑,大多结合了徽州与婺州风格,小天井、马头墙,青石条、磨砖花雕门面,楼屋随地势而走、道路高低曲折,厅堂相连、弄堂狭窄,恰似一张蜘蛛大网,穿村走巷别有趣味。

 

 乡野之中的蒲塘,还留有一处旧址,常常吸引金华学子慕名前来———金华一中旧址。抗战时期,为躲避战乱,浙江省立第七中学(现金华一中)搬迁至蒲塘村,以蒲塘王氏宗祠、蒲塘小学和文昌阁为中心,教室及宿舍遍布村中各厅堂农舍。

 

   

说到金华一中,在蒲塘还有一段同乡校长的佳话。两位同乡校长分别是澧浦镇方山村的方豪和蒲塘村的王宗元,两村相距不过六七里,而蒲塘村则又是方豪的外祖家。两位校长既是同乡,还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,任职时间又都很长,方豪任校长职时间长达22年,王宗元任副校长、校长时间也长达16年。

一脉相承,能文能武

 

 

   

蒲塘村的诸多古建筑中,文昌阁独具特色。顾名思义,文昌阁是激励崇文向学的文化场所,但在蒲塘文昌阁内,上供奉文昌帝君,下供奉武圣关公,门楼之内有“文昌武曲”牌匾,大门之阳有“文经武纬”祖训。文昌帝君与武圣关公同奉一阁,堪称独特。

这种文武双全的格局,除了尊崇南迁始祖王彦超“有文有武”之御赞,还在倡导“文经武纬”的治村强民理念。蒲塘村民家家练拳、世代相传,至今依然习武成风,“五经拳”已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   

出生于1942年的王立成,6岁起练拳,师从父辈,练就了一副好身手,现在徒弟已经遍布周边村庄及义乌、东阳、永康等地。老人介绍,蒲塘盛行练拳大约始于明代中期,一开始拳种很多,有南拳、北拳、凤阳拳、义乌拳等,各立门户、各自成派,村民各练各的。

 

   

后来,村民发觉村里地势高低不平,自建村以来房子间距近、岔路多、转弯多、小弄堂多,有的拳派和套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施展,于是一名称为“五经师”的富家子弟,与村中几位出名拳师一道,根据村内地形,吸取各派拳路优点,独创出适用于小弄堂散打、易攻能守、能以少胜多的“蒲塘五经拳”。五经拳全套72招式,有正反两路,可以单打和对打,一招一式刚毅矫健、灵活多变、有攻有守,整套拳舞起来虎虎生威。

蒲塘人练武强身、保家卫国,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人物。有拳就有江湖,有江湖就有传说。在蒲塘,最出名的武林人物要属“凤阳婆”,功夫了得。江湖传说一箩筐,此处按下不表,有兴趣的读者,可以到村里听老人们慢慢讲述。

 

王立成说,以前村民白天劳动、晚上练武,能者为师,免费传教。上世纪50年代后,慢慢打破了传内不传外和传男不传女的规矩。如今,入夜的蒲塘五经园广场上,村民不跳广场舞,而是男女老幼一起练拳习武。每到暑假,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还会特地开车送孩子前来学习。

 

乡村生活,有土有潮

关于蒲塘的来历,《蒲塘凤林王氏宗谱》记载的王氏先祖迁居,属于“官方版本”,村民口口相传的,还有一个民间传说:

 

   

蒲塘地块,原是遍布水塘的荒野,水草茂盛适合养鸭,原来住着的是叶姓人家,赶鸭子为生。后来王氏祖先也到蒲塘落户赶鸭,金华土话“叶子遇到黄(王)就要掉”,不久后便只留王姓人家在此居住。王氏祖先渐渐发家致富,但三个儿子整日好吃懒做,思来想去觉得是因为塘中有聚宝盆,让儿子觉得可以不劳而获,于是将塘中聚宝盆挖出扔掉。三个儿子从此勤劳持家,后来分为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房,分别代表天资、勤学、勤劳。

 

   

勤劳肯干的蒲塘人,身处“中国花木之乡”澧浦镇,近年来发展苗木种植业,并开展村庄整治,造就了一个美丽乡村。村中的大池塘,种满荷花,周围建起仿古的长廊,一个亭台延伸到莲叶的中央。一入夏,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便成为蒲塘村的一大美景。古韵新风的美丽村庄,作为金东乡村绿道上的一颗明珠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探寻古村奥秘。